学校的设置如此普遍教授的方法和次序、规则条目又这么详细学校所
学校的设置如此普遍,教授的方法和次序、规则条目又这么详细。学校所教导的内容,又都是君王在日常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心得,而不是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伦理之外去寻求,所以当时没有人不学习。而这些学习的人,没有谁不知道自己所具有的本性,以及应尽的本分,而努力学习的。这就是古代盛世,朝廷政治修明,民间风俗淳美,而后世远不能与之媲美的原因。
等到周朝衰微,贤能圣明的君主不再出现,学校的制度不再推行,教化逐渐衰败,风俗随之颓废,当时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圣人,也得不到君师这样的地位来推行他们的政治教化,于是他特别仿效先王之法,讲诵传授,以教导后世之人。像《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尽管都是小学的分支后裔,而《大学》这一篇,就是因为小学教育的成功,来彰显大学教育的圣明法度,对外有规模宏大的制度,对内则有详细分明的条目。孔子的三千名弟子,大概没有人不曾听说过孔子的讲说,而只有曾子得到真传,因此传述经传,借以阐明孔子的本意。到孟子去世后,《大学》的传授也就断绝了,尽管这本书还存在,但懂得的人已经很少了。
从这以后,普通的儒生诵读记忆词句文章,所下的功夫远大于小学却没能收获成效;那些异端虚无寂灭的说教,他们的理论看似优于大学,却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成就功名为目的的说教,以及形形色色的技能,都是用来蛊惑人心、阻塞仁义的,又纷纷杂出并流行于世,使得上位者不幸而不能听闻根本道理的要义,平民百姓不幸而不能蒙受修明政治的恩泽,晦暗不明,政教不行,这样沉重的社会弊病反复沉积,到了五代十国衰败的时候,更是败坏到了极点。
天道以不断循环的方式运行着,有往有复。宋代道德兴盛,政治教化美好清明。于是出了河南程颢、程颐两位夫子,才有人接续孟子对于《大学》的传承。真正开始尊崇信奉《大学》并加以表彰,接着又为此书编定目次,阐发意旨,然后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方法,以及圣贤经传的宗旨,重新显扬于世。虽然我朱熹不够聪颖,也有幸从老师那里听闻程氏两夫子的学说。纵观两夫子所编定的书籍,不少已经散佚流失,于是不顾自己粗俗鄙陋,收集编刊,偶尔也私自穿插一些自己的见解,增补缺漏,等待后世学者的指正。我已深深明白自己的僭越失礼,无法开脱罪过,但是对于国家教化人民、改善风俗的用意,和学者修身养性、治理家国的方法,恐怕会小有裨益。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第一章[]
【导读】 第一章是全书的总论,因为据说是孔子的话,由他的学生曾子记录下来,所以被称为“经”。孔子在这里以非常精练的语言,提出了著名的关于读书、治学、做人的三大纲领和八项基本方法,简称为“三纲八目”。“三纲”指的是:“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这“三纲八目”基本上包含了古代儒家学说的全部精神。只要我们把握了这几条纲目,就能清楚地理解儒家学说的深文奥义,也就是说找到了登堂入室的钥匙。同时,“三纲”和“八目”又是一个总体目标和具体步骤的关系。“三纲”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八目”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阶梯。“八目”本身又分为两大方面,即“修”和“治”。“修”是向内的功夫,其途径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级;“治”是向外的功夫,是“修”的申发。它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方面。“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八个字,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读书人,牢牢根植于他们的灵魂深处,铸就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格品性。在“以德治国”的今天,努力发掘“三纲八目”的精神内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大学[2]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教育宗旨在于彰明内心光明美好的品德,在于使民众弃旧图新,并达到完美的理想境界。知道了该要达到的目标才能确定努力的方向,志向确定了才能心意宁静,心意宁静了才能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才能虑事周详,虑事周详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每样事物都有本末,每件事情都有始终,知道了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便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说明:本书原文依据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版《四书章句集句》(宋朱熹撰)本。
[2]大学:大人之学,相对于“小学”而言。古时候,小孩在岁进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礼乐射御”等日常礼仪、生活技能,并接受识字教育?15岁进入大学,学习更高层次的“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等人生修养知识。
[]道:宗旨,原则。
[]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使……彰明。明德,光明美好的品德。
[]亲民:使民众弃旧图新。亲,同“新”,革新,更新。
[]止于至善: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 年纪越大头发越干枯 如何拯救干枯的头发[图]
- 中国研究文学硕士(香港科技大学)宗教研究文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图]
- 赦令第三十二“赦令”乃减免罪刑或赋役的命令是宽恕赦免的恩典但[图]
- 犹通“猷”欺诈将且此句马瑞辰解释说“‘为犹将多’言其为欺诈且[图]
- 尔如此此指以扇障面伯仁周字伯仁王敦在西晋时遇见周自愧不如总是[图]
- 南朝地区因仍为汉族所控制其服饰沿袭魏晋传统褒衣博带之尚依旧只[图]
- 过了两年多耿生夜里正在读书孝儿忽然进来耿生放下手中的书卷惊讶[图]
- 上面的故事你尽可解释为那时代人们的神经病的象征但从贾岛方面看[图]
-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师然之[图]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图]